南洋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
自卢沟桥事变后,
南洋华侨群起抗议杯葛日人日货,
并纷纷成立各属筹赈会,
捐输义款给中国伤难同胞。
鉴于各埠筹赈会在募款与捐输上各行其是,1938年10月10日,南洋各地包括马来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缅甸、越南、暹罗等国家和地区45个华侨团体共168名侨领,聚集新加坡华侨中学大礼堂,议决组织南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协调领导,由新加坡陈嘉庚出任主席。
南洋星洲华侨志仁俱乐部
赠予积极筹资的爱国华侨奖章
除了筹款赈济伤兵难民,南侨总会在1939年2月到8月间,先后招募和遣送3千200名华侨机工到滇缅公路运输中国战时物资,支援抗战。
1940年3月,陈嘉庚领导南洋各埠华侨慰劳团共52人,到中国重庆、延安等地展开长达6个月慰劳工作,一方面向中国军民表达敬意与支持,一方面考察中国战况以向南洋华侨汇报,争取华侨出钱出力支持中国抗战。
马来亚华侨各界抗敌后援会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对日宣战。
意识到日本的侵略战争终将威胁马来亚安全,马来亚共产党议决将反对殖民统治、反对日本侵略、保卫马来亚的抗日斗争及华侨爱国抗日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以期在马来亚建立起广泛的反法西斯联合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