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0世纪90年代
时任爱国工委会主席陈凯希从财政陈炳权等老友处得悉,在双溪多(Sungai Tua)河附近的石山脚河婆村,立有一座纪念1942年9月1日被日军围剿而英勇牺牲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烈士纪念碑。1997年,陈凯希、陈炳权、符昌和、李雅玉等人在老抗日军刘娇带领下,前往该碑进行祭拜。
20世纪90年代
时任爱国工委会主席陈凯希从财政陈炳权等老友处得悉,在双溪多(Sungai Tua)河附近的石山脚河婆村,立有一座纪念1942年9月1日被日军围剿而英勇牺牲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烈士纪念碑。1997年,陈凯希、陈炳权、符昌和、李雅玉等人在老抗日军刘娇带领下,前往该碑进行祭拜。
石山脚下的河婆村地理位置座落在黑风洞背面
此碑于1946年由河婆村村民所立,以追思“九一事件”及爱国志士的献身精神。碑高8英尺、腰宽3英尺,字迹斑驳,不易辨识。虽处在荒山密林间,仍有人们以香烛祭拜墓碑的痕迹。
1998年,有好心人士在碑上补刻“九一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左右分别刻有“光荣满载”、“正气昂扬”等字,碑下也有“1946”字样。

原本工委会计划在立碑所在处就地进行美化工作,但在获知该地段将被开辟以兴建中学教员宿舍后,就转而策划将墓碑迁徙到别处安置。为了更好的着手迁碑事宜,以爱国工委会主席陈凯希为首,共13位华团领袖旋即成立了“拯救重修九一烈士纪念碑工委会”,并与有关地主及发展商交涉,随后获得应允保留墓碑,直至工委会寻获新址迁碑。

工委会在物色纪念碑新址上虽洽谈了数个地点,皆因条件不理想而作罢。当时,马来西亚华族历史及文物资料调查中央工委会秘书郭仁德在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孝恩集团董事主席朱林秀琴、董事经理朱兆祥和王琛发博士,希望他们能够在移灵迁碑上给予协助。鉴于朱家与郭仁德的多年友情和信任,并认同工委会在维护华人文物与历史上的努力和用心,孝恩集团毅然献出一块3万多平方尺的土地,作为工委会安魂立碑之用。孝恩集团的仗义相助,让工委会放下了心中悬着的大石头。
不幸的是,发展商竟然在没通知工委会情况下,将墓碑推倒。工委会同人抵达现场时,只见已碎成数块的墓碑被丢弃在草丛中。两三天后,当工委会准备前去收集和处理墓碑时,墓碑却已不翼而飞了。由于遍寻不得,工委会唯有立即进行重建新碑事宜,一是向国外订造金刚石碑,并请来华教元老沈慕羽先生为“九一烈士纪念碑”题字;二是到石山脚埋葬烈士遗骸所在地,为烈士“拾金”,后移灵孝恩园。

拾金与迁葬至汝来孝恩园剪报

经过众人群策群力,一座铭刻着为国捐躯烈士的巍巍丰碑—-“九一烈士纪念碑”,终于竖立于森美兰州汝来孝恩园内,向世人述说烈士们的爱国事迹,也宣扬世界和谐共生的大同精神。

九一烈士紀念碑立碑過程

竖立纪念碑相关剪报

故事还在继续

原来,爱国工委会遍寻不获的“九一烈士纪念碑”,在被毁坏后被时常前来祭奠的方川中及时载走保存。方川中随后将经过修复的石碑安置在其双溪毛糯工厂,常年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