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The Battle of Japan and Russia at Port Arthur-Hurrah for Great Japan and Its Great Victory,” artist unknown, 1905. / Sharf Collection,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日俄战争的浮世绘版画为战争时期的资讯媒介,后来被同时期刚面世的照相技术所取代。

War Ukiyo-e (woodblock prints) during the Russo-Japanese Period. Around this time, “photography”’ technology developed and eventually replaced War Ukiyo-e as a major news media.
1905年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俄罗斯后,引发了俄国国内革命运动。随着俄国势力退出远东政治舞台,作为战胜国的日本全面继承了俄方在华利益。

日俄战争的浮世绘版画为战争时期的资讯媒介,后来被同时期刚面世的照相技术所取代
《旅顺港的日俄之战——为大日本及其伟大胜利欢呼》,艺术家不详,1905 年。
在日俄战争期间,由日本庆应大学的学生制作的宣传反俄思想的政治漫画。
《日俄战争卢布克 – 日本胜利》,旅顺港战役,Yaponskaya Pobda 卢布克(俄国版画)印制 ,1904年2月,日俄战争揭幕。

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贪婪随着1931年

拿下中国东三省后进一步壮大,在1937年7月7日制造卢沟桥事变,意图吞并全中国。

1931年,南满铁路柳条沟地区桥梁一段, 右标题写着“铁路碎片”。

此时,远在欧洲的德国,也在希特勒纳粹主义领导下,从一战时的战败国崛起成为军国主义极权国家。德国在英法等国纵容下先后吞并了奥地利、捷克与斯洛伐克。 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助长了德国对外侵略与扩张的野心,最终德国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在欧洲引发。德国盟友意大利于1940年6月10日加入战争。

纳粹党于1930年代开始使用纳粹礼,作为表达对希特勒忠诚和对德意志民族的荣耀。纳粹党上台之后,纳粹礼成为平民唯一的行礼方式。
1928 年,希特勒和赫尔曼·戈林(第一排左)在纽伦堡纳粹党集会上敬纳粹礼。
1935 年, 柏林 Tempelhof-Schöneberg 区集会上的群众行礼– “Sieg Heil”。
1936年3月7日

德国纳粹军队进军莱茵兰,违反条约占领该地并进行再武装进程

莱茵兰是德国与法国接壤的狭长地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和签订凡尔赛条约后,该地区首先被占领。莱茵兰再军事化是希特勒侵略战争步骤的开始。

这张照片拍摄于 1938 年纳粹吞并奥地利后不久,希特勒访问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时拍摄的照片。
1939年9月入侵波兰后,希特勒在但泽市街头游行。
1939 年 9 月 19 日,当希特勒(站在车前)进入但泽,德国人向他进行纳粹礼。 但泽区在波兰入侵后并入大德意志联邦。

报刊

1938年 3 月 15 日, 报纸标题为“归还德意志帝国!”;附题引用希特勒在此次演讲的部分内容:“德意志人民最古老的领土从现在起将成为德意志民族乃至德意志帝国最年轻的堡垒。”
这张剪报取自 1938 年 3 月 12 日奥地利报纸,显示了德国军队得到奥地利人民的支持。 标题是“德国军队在奥斯汀土地上。 受到民众热烈欢迎——德国和奥地利士兵在德国联合游行”。

宣傳海報

正当欧洲诸国应对德、意侵略时刻,日本与德国、意大利在1940年9月27日签署

日本同时也入侵菲律宾、法属印度支那和英属马来亚及新加坡,不到四个月时间即全部占领。

1940 年 9 月,日本驻柏林大使馆悬挂着三国条约三个签署国的旗帜。
1939 年 1 月 30 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希特勒在德国国会大厦发表演讲。 这篇演讲暗示了纳粹大规模屠杀欧洲犹太人的潜在计划。
犹太人被德国士兵从隔都(犹太人聚居区)带走进行强迫劳动。
Taken from the Stroop Report, the photograph shows German troops sweeping through the Warsaw ghetto, May 1943。
来自罗兹犹太人聚居区(波兰)的儿童,被选为驱逐出境者,以及一名党卫军军官。
武装党卫军士兵看守在华沙隔都起义期间被俘的犹太人。
1945年4月,被纳粹杀害的多拉-米特尔鲍集中营工人的尸体。
1945年5月奥地利埃本塞德国集中营中筋疲力尽、饥饿难忍的囚犯,被用于纳粹的科学和医学实验。
1945年4月,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解放后,成堆的尸体在万人坑中等待埋葬。
1937年12月13日至14日,日本陆军在南京北郊长江南岸的乌龙山炮台和幕府山炮台一带俘虏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约14777人。照片所示即部分被俘华军被集中在幕府山附近一处营房准备加以屠杀。
《救国时报》于1938年1月10日刊登题为《日寇的残杀奸淫,绝灭人性! 》的报道。
一名日本士兵在秦淮河边与中国平民的尸体合影。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入南京,夏淑琴一家在城南新路口5号被日军侵害后的现场情景。
七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尸体躺在泥水中,有的尸体因焚烧而损毁、变形,尸体旁边是杂乱的有被焚烧痕迹的木料等杂物。
1938年,日本士兵在处决两名年轻的中国囚犯之前。
南京大屠杀期间,城中可见堆积如山的尸体。
长江岸边遭日军屠杀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尸体成堆。